close

◆吳秉憶(台大/護理)

◆錄取學校

台大-心理所(臨床組)         【探花】

政大-心理所(臨床組)         【榜眼】

中正-臨床心理所                     正取

東吳-心理學系碩士班B組  【榜眼】

 

《壹、整體規劃篇》

 

壹、 個人背景

本身非本科系,有工作經驗,全職準備考試


貳、 筆試準備過程

一、 時間規劃

跟著補習班的課程規劃,對我個人來說主要目的在於讓自己不會鬆懈,所以每個階段的課程都有參與。除了春季班外,皆是選擇現場面授方式,如此才能夠及時問問題,把不清楚的部分即時理解,我認為這在學習上很重要,弄懂一個概念才有辦法繼續學習下一部分。

如果行有餘力的話,非本科系的同學也滿推薦選修或者旁聽心理系的課程,可以以不同角度學習,增進自己更多面向的理解,我本身有到學校旁聽心測和變心兩個科目,旁聽前先寫信給老師徵求同意較佳。

1. 春季班(46月)

  • 透過課程了解心方、普心兩個科目大綱
  • 自行讀過變態中譯本重要章節部分
  • 對於科目有個大概的了解,能夠下降對考科的焦慮

2. 暑期班(69月)

  • 認真上課
  • 複習:每堂課的進度在下一堂課以前複習一次,複習很重要,能夠整合學到的知識,以及發現確切不理解的地方。但暑期班課程很重,所以我在暑期班結束時只有心方和變態兩科臨床組的重要科目有達到完整複習。
  • 問問題和討論:無論是和老師或者同學,都建議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發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單純是把思考過後的問題或者想法講出來,便可能自己找到答案或更加理解,「說出來」滿重要的。

3. 秋季班(1012月)

  • 參加模考:模考可以讓自己明白自己目前在班上的程度,以及確認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是對自己目前為止的學習方式進行評量,作為調整腳步的參考。不過要提醒自己模考不代表最後結果,避免得失心過重。
  • 筆記、心智圖:每個科目我都有自己的一份筆記,以心智圖或者條列式重點呈現,盡量在12面筆記紙內完成,如此能夠清楚整個章節的脈絡也更容易記憶,在考前也能夠快速複習。
  • 一樣認真上課:透過第二輪的課程,可以檢視自己的熟悉度,找到仍然不會的地方,趕快解決。但因爲時間有限,建議可挑選重要或是自己比較沒把握的科目進行第二輪課程。

4. 考猜班(121月)

  • 加強不熟的地方:每科一定會有不想面對的章節,可能很難或是很繁雜,要逼迫自己去面對,盡量不要在這個時候就放棄某些章節,像是對我來說心統的事後比較就是讓我很不想面對的部分。
  • 背公式、心智圖
  • 考試報名:不同學校的報名日期都不同,如果因為忘記而失去考試機會,相當可惜。

5. 考前一個月(12月)

  • 以校為單位的考古題練習:模擬考試實際狀況,限時、模擬考程練習。
  • 背公式、心智圖:默背整個章節,很花時間,但相對也會讓自己記憶深刻。
  • 每天接觸所有科目:包括英文,重點式再讀過所有範圍一次,這階段我以考猜講義以及自己的筆記為主。
  • 放下對艱難題目的執著:此階段不適合再花大量時間於太過艱難的題目,維持已經會的範圍是重要的。
  • 穩定情緒:此時會很容易焦慮,找到方法安定自己很重要。

二、 各科準備

1. 心方參考書目

統計

  • 林清山《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 邱皓政、林碧芳《統計學原理與應用》
  •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測驗

  • GregoryPsychological   Testing

實驗

  • 郭俊顯、游婷雅譯《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方法學這一科,最重要的是基礎,把基礎打好,可以讓自己有能力去找尋艱澀問題的答案,以及面對考場上的不同題型。

統計是方法學的基底,我本身沒有什麼統計基礎,靠著統計老師完整的教學脈絡,奠定了不錯的統計能力,所以即使是看似簡單的描述統計,若能夠跟著老師的講解深度琢磨每個數值背後的含義,將會更能掌握統計作為一個工具以外所傳達出的訊息。

而測驗是最好掌握的科目,把重要的概念記熟,基本上每間學校測驗部分的分數都可以拿到8成以上。

實驗則是相對活潑的考題,多數考題以ANOVA計算出題或是會請考生設計實驗,後者若能夠在考前多閱讀實驗相關的文獻,了解實驗設計的脈絡,對此類考題會有幫助。

2. 臨床與變態參考書目

臨床

  • 游恆山譯《臨床心理學》

變態

  • 張本聖譯《變態心理學》
  • BarlowDurand & HofmannAbnormal Psychology

政大試題中時常從《臨床心理學》一書的名詞解釋出題,不過範圍相當廣不容易掌握,知道詞彙意義即可,不需一字不漏地背誦。

變心則是建議以症狀、病理學、治療三個層級,架構一個診斷,順著此三個層級的脈絡,記憶在不同理論和面向下(如生理、心理和社會面向或者認知和行爲面向)所建立的疾病路徑。譬如說,社交焦慮症,在認知面向下,其症狀會出現預期他人的負向評價,而其病理有Clark & Wells的社交焦慮認知模型解釋之,而治療則為針對非適應性之預期評價進行認知治療。臨床老師的課程將疾病的整體脈絡呈現得相當完整,順著老師的脈絡學習會有相當好的幫助。

另外建議多背診斷準則,許多答案都可以在診斷準則中找到,尤其是比較少出題的章節,可能會出名詞解釋或問答題,如果有記到診斷準則,通常就可以拿到分。

3. 普心參考書目

  • 梁庚辰等人《心理學》
  • 範圍相當廣泛的科目,補習班老師的四本講義可以涵蓋8成左右的考題,但若學校所出的題目包含問答或申論題時,一定要多練習書寫論述,只有讀講義的話,容易出現列點式的記憶,難以當場整合寫出完整的論述。

另外建議整理目標學校較常出現的章節,仔細記憶,也可利用不同學校的選擇題部分幫助自己掌握重要考點。

4. 認發參考書目

認知

  • 李宏鎰譯《認知心理學》

發展

  • BerkChild Development
  • 古黃守廉等人譯《發展心理學》

暑期班認真聽完一輪課程,理解每個章節的概念。之後因為只有台大獨立考認發,所以以台大的考古題之重點章節為主,進行重點的筆記。而認知和發展的概念,很常需要整合不同章節的概念,如幼兒的心理表徵、自我概念的建立,以及觀點取替的能力,雖然會獨立於不同章節介紹,但其實是一連串相關聯的發展,需要透過整合才能完整了解脈絡。我本身是考前一個月配合考猜班的課程,將所有讀過的概念整合一輪,相當有幫助。

三、 讀書會

許多人對於讀書會的期待是能夠互相砥礪、具備社會支持的團體,但其實即使經過班內安排,讀書會的成員之目標學校和個人狀況是變動的,會有不少變數,而不同的目標學校,會使每個人準備節奏不相同,能夠真正一起打拼到考試前的團隊,實際上是很需要各方面的天時地利。

因此我認為,個人可以思考清楚自己所需要的讀書會的性質,參加班內的讀書會時,嘗試和團體磨合,尋找整個團體適合的模式;然而也不需要只專情於所屬的讀書會中,在班內、學校或者網路平台上,也都可以多認識不同的考生,自行建立更豐富的支持系統,像是一起排隊問問題的同學、同樣目標學校的同學交換考古題答案等,考試是一條寂寞的長路,能有互相陪伴的同儕可以走得輕鬆一些。

四、 考古題

每間學校的考題方向都不太一樣,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一個通則是寫考古題的時序,在第一次接觸課程以選擇題為主,讀過一輪課程之後再開始問答和申論題,而在考前12個月務必練習以校為單位的考題,考前則建議模擬考試:限時、按照考試時程完整的進行,讓自己熟悉考試的情境能夠下降一些考試當天的焦慮感。

考古題,在準備時間無限下,一定是寫越多越好,但是當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我個人會認為寫幾年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是否已讓自己掌握考點,每個學校老師想要找到的學生會有一些差異,那這個差異不只會在面試展現,筆試考題的方向也會。因此,確定自己的目標學校,並朝著出題者的期待去練習,就是重要的。像是台政的考題,觀念很重要,也通常都是經由問答、申論題要求論述觀念,中正和中原則是重在應用,會比較需要熟練和手感。

申論題除了條列式的練習,也建議一定要詳細的寫過整題,論述能夠找到自己在觀念上的盲點;完成的考古題,則一定要改過、確認過答案,寫錯的部分反而會變成記憶最深刻的。

arrow
arrow

    教育家文教機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