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

考取: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優組)

 

經驗分享

「什麼都是假的,只有上榜才是真的。」一張成績單證明了付出總算有了代價。

日子往回倒轉一年,我還只是個一無所知,剛畢業的特教系學生;那時的夢想就是考上特研所,覺得那是一件了不得的夢想。
有人說:沒有辦法達到的事情才是夢想,有時讓人熱血沸騰,有時讓人力不從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徬徨。

大概是去年七月時,報名了教育家特教研究所的課程,可是我很猶豫,猶豫什麼呢?
我知道自己可能會偷懶不來上課、上課打瞌睡或不認真寫筆記
等,於是我做了一個選擇:函授課程的方式。
儘管它是去年的課程,去年的筆記和一大箱的錄音帶,甚至沒有讀書夥伴,沒有班級上課臨場感,但是我可以自由調整我的學習步調。
其實,有好處也有壞處,全取決於自我實現的動力;如果太善待自己的慾望,再多的資源也只是一堆垃圾。

 

另外,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別以為生活就單只有準備研究所的事而已,日子還是要過,總會有一些羈絆而影響了唸書。
例如和家人生活在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朋友交際應酬或者交女朋友之類的(個人認為的不可抗拒因素)。
當然,有人建議考生要清心寡欲和專心致志,可是「我不是聖者!」
因此,我特別喜歡聽各類課程的第一卷,因為在準備的過程中常忘了初衷、忘了最初的衝勁,通常課程開頭時,大家會一起編織夢想,重點是,聽了之後可以提振精神,再接再厲。

 

再來,每個人讀書方式都不相同,有些人土法煉鋼一直背一直背;有人就是很有系統、有效率去做一本一本的筆記。老實說:要吸收進去才算!
對於我來說,我是想記什麼就抄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或牆上,這是考前的時候做得最勤的事情。
後來,教育家的考猜班開課,報名後才有機會去感受真正上課的情形,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在那一口井過得無憂無慮。
看到大家上課的模樣,突然警覺到自己的實力根本沒有優勢,有點無奈把課程上完。
不過,考猜班也是個轉捩點,從這些歷屆試題熟悉各間研究所的不同,開始依著老師的解題去建構我應答的方式,一邊背新的東西,一邊在腦袋組織如何解題的步驟與細節。

 

最後,應考心態的建議是,不要預想任何立場!因為在拿到考卷之後,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
把自己所準備的實力拿出來,別害怕題目而是放開思維去尋找線索,然後給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每個題幹長話短說之後,再憑認知寫入自己的見解與實例、感想。
考完之後,以平常心再準備下一間研究所,別把期望放太高,因為一定有人比自己認真,比自己考運好或者評分者主觀的因素等,
總而言之,別太重結果論,給自己一句話:「我努力過了!」一切還有學習空間。

 

 

arrow
arrow

    教育家文教機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