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國軒
一名40多歲的女士一進到診間,就心慌意亂地說:「醫師,怎麼辦?我什麼都忘了,什麼都記不起來了…。」
我急忙安撫她的情緒說:「來,慢慢說,妳說,妳忘了什麼了?」她仍是非常急躁、慌張、
不知所措地表示:「就是我什麼都記不起來了…。」花了一段時間安撫及引導,她才慢慢平靜下來。

她並沒有「所有的事情」都記不起來,她知道自己是誰,也記得自己是一個老師,剛從國外回來,以前也曾就醫。
原來,她忘記的是,幾天前發生的事情。

她依稀記得,好像是感情的事情,又好像不是,總之就是很重要的事。
她描述那種感覺就像做夢一樣,若有似無,亦真亦假。

她記得自己曾有一段「空白」的感受,她的形容是:「那些事對我來說,很遙遠」,這種感受正是她恐懼的來源。
此外,經過整體的評估,她還伴隨著焦慮、憂鬱、失眠等症狀。

她的「失憶」暫時很難評估是什麼原因造成,不過混合著急性焦慮、憂鬱情緒的臨床表現,
其實很明確地需要暫時以藥物治療,讓她可以靜下心來,讓她可以好好的一覺到天明。因此,
我用了具有助眠效果的抗憂鬱劑,然後請她一週後返診。

等我再次見到她時,簡直判若兩人。她氣定神閒地說:「醫師,我好了,沒有再忘記事情了。」
我問她:「想起來當時怎麼了嗎?」

結果她回答:「噢,太多事了。雖然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許多讓人煩惱的小事情就讓我受不了。」

進一步詢問她:「是怎麼樣的小事情?」她表示:「真的不足為外人道。但最令我煩心的是天災的事情。
因為我從小就對天災很敏感,我會想很多,然後就沒完沒了。」

她很幸運地沒幾天就恢復了,這是因為她本身的能力及資源足夠,加上儘早接受精神科的評估及治療,
很快地就趕走了讓她幾近崩潰的恐懼感。

其實,每個人對壓力事件的敏感度不同,這與每個人的體質、從小被教導看待事情的方式、
成長過程經歷的事件等生理、心理、社會因子相關。

在這位女士身上,「天災」或許是最後一根稻草,讓她出現類似「急性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在治療上,
面對「急性壓力症候群」的病人,除了協助進行情緒的調適、給予必要實質性的資源外,
暫時給予一些藥物也能發揮很好的效果。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


上述文章轉錄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28/78/288w1.html

 

教育家文教機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教育家文教機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